黑木耳地沟吊袋栽培技术要点
|
|
时间:2011/1/19 16:00:00
作者:刘玉从
来源:石家庄农技网
编辑:shench
阅读:1585次 
语音编码:21103
|
|
黑木耳是著名的食用菌,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能起到抗癌作用,市场需求大,生产前景广阔。采用地沟吊袋栽培法投资小、操作简单,易推广。 一、装袋 黑木耳生产一般采用17×33×0.05规格的聚丙稀袋。培养料配方是:棉籽皮73%,玉米芯20%,麦麸5%,石膏粉和白糖各1%。将拌好的培养料装袋,常压灭菌10小时,接入原种,室内培养菌丝,待45天左右菌丝长满全袋,在袋上开出耳孔后,即转到室外地沟出耳。 二、吊袋 在院内挖深1.3米、宽1米的地沟,沟两端还要挖出向两边延伸的的漫坡。沟上横架2厘米粗的木棍用来吊挂料袋,吊袋前一两天,用喷壶将沟帮喷湿。 用1.3米长的线绳,两头各绑一只料袋的口,将其搭在沟上的木棍上,料袋垂入沟内。为充分利用空间,袋子可分成四层,方法是:两根绳为一组,一根绳的袋子调整在一、四层,另一根处于二、三层,依此类推。保证袋与袋之间上下、前后、左右距离均在10—15厘米,以使袋间的小气候均匀一致。 三、管理 1.湿度。挂完袋后,在沟内及袋上喷一次水,使料内含水量不低于55%。为防止强光照射和保持沟内湿度,沟上覆盖稀疏的植物秸秆并加盖塑料薄膜。开始5-6天,沟内相对湿度不低于90%,以后原基出现至耳片长出四五天内,湿度不低于85%,耳片生长至成熟的七八天内,湿度不低于90%。总之,除第一次采耳前后一两天停止喷水外,其余每天都要适当喷水保证湿度。阴雨天盖沟以防沟内积水过多。 2.温度。沟内温度以22-25℃为宜,最高不超过27℃,最低不低于18℃,通常用沟上的覆盖物来调节。 3.二氧化碳。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3%,否则耳片分化就会受到影响。沟两端的漫坡虽有促进空气流通的作用,但是过几天还要通风换气一次。 4.光照。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还需要大量的散射光和一定量的直射光,光照充足,耳片肥厚,色泽深黑,品质好,产量高,所以每隔几天要调换袋子的的位置和受光方向。 四、采收 经过20天左右,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缩小,子实体腹面出现白色孢子粉时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要在晴天进行,齐耳割下,不残留耳根,也不能强拉硬扯。采收后要及时摊晒,遇阴雨天可在40℃的土炕上烘干。 采收后要及时清理耳根、有害菌,消灭害虫,加强通风,降低湿度。3天后再次喷水,使培养基恢复含水量,重新加大环境湿度,并保持22-25℃的适宜温度,进行菌丝的恢复培养,以后的管理方法同前。一般可采收4-5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