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59.3万人
|
|
时间:2011/2/25 15:51:00
作者:王海燕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shench
阅读:1136次 
语音编码:21210
|
|
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本市在政府购买生态服务、系列“村村通”陆续完成、五项基础设施全覆盖、村级组织经费保障、社会保障城乡接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六个方面实现了“全国率先”,促使农业发生了功能性变化、农民发生了观念性变化、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
财政购买生态服务,最早始于2004年。这一年,本市出台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市财政每年投入管护资金2.2亿元,为农民提供46908个管护员就业岗位,山里人从过去的“靠山吃山”转变成如今的“养山就业”。此后,2008年,本市出台生态作物补贴意见,对全市农户在耕地内种植的小麦(40元/亩)、牧草(35元/亩)实行了生态补贴政策;从2010年起,本市又每年拿出4.04亿元,按照每年每亩40元的标准对集体生态林进行生态效益补贴;另外,财政还出资为农民购买了40000个保洁员岗位、10800个管水员岗位、4000多个乡村公路养护员岗位。这些生态补贴和生态服务机制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郊区生态水平的提升。
系列“村村通”涵盖道路、交通、信息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五年来,全市县乡道路建设超目标完成28%,郊区运营里程近两千万公里,实现了区区通高速,村村通油路、通公交;京郊公共出行网逐步完善,5年新增客运站90余个,开通、调整村村通线路137条,“一卡通”刷卡乘车已在七个区县变成现实;“村村通信息网络”方面,全国首个农业信息资源“村村通”工程2006年在大兴建成,“221信息平台”已经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12316农业服务热线走进千村万户;“村村有文化设施”、“村村有健身设施”、“村村有医疗卫生室”的目标基本实现。
基础设施全覆盖,涉及农村的水、电、路、气、热、垃圾、绿化、居、厨、厕、院等。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210多亿元,实施了街坊路硬化和绿化、供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垃圾消纳、厕所改造等五项工程;同时实施了“让农民暖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五+三”工程的实施,让农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洁净水、上卫生厕、睡节能炕、住保温房”的新生活。
2006年,本市率先实行农村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按照每个村8万元到15万元的标准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经费的问题;按照农村每个党员年均活动经费不低于100元的标准,解决了党员活动经费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运转。落实“一定三有”要求,加大财力和政策支持,保障了村干部的基本工作报酬和村党支部书记正常离任后的基本补助。一些区县还建立了村干部工作补贴机制,探索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离退职补贴、困难救助基金、考核奖励资金等制度。
2009年,本市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要是北京户籍的城乡居民,不在企业职工养老、国家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制度覆盖范围之内,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除个人缴费账户累积本息的按月返还,政府无偿提供每月280元的基础养老金,同时对没有任何社会养老保障的6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城乡居民,政府每月提供200元福利养老金。
2010年年底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59.3万人,参保率达到92%;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78.5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6.7%。同时从2009年起,丧葬费补贴也实现了城乡统一。
本市还率先探索了一二三产相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新功能日益凸显,设施农业、籽种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等蓬勃发展,并自然延伸出了高端示范的功能,逐步成为建设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生态宜居的基础、满足高端需求和应急供应的基本保障。
“六个率先”给农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农村环境好了,农业附加值高了,农民福利待遇涨了。而所有这些变化,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归根结底在于本市在新农村建设上的体制机制创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5年来用于农林水的投入达到539.4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了2.9倍,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