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还缺点什么?——青海省化隆县采访见闻
|
|
时间:2013/7/16 10:04:00
作者:郜晋亮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zhengym
阅读:547次 
语音编码:26327
|
|
劳务大县谁来种地?
说起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有一样出了名的东西——“拉面经济”。如今化隆人的拉面馆开到了全国210个大中城市,有的还开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拉面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化隆县近1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占到化隆县总人口的近一半,这不禁会让人想,人都走了,谁来种地? 化隆县属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54.2万亩。随着“拉面经济”的兴起,人们慢慢地开始不再满足于土地的产出,撂荒现象偶有发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契机。化隆县农经站站长马占青告诉记者,这部分耕地大概要占到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7.7%。 在记者走访过的地方,规模化种植的油菜、青稞正拔节生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马占青说,这都是土地流转的功劳。到2013年上半年,化隆县累计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133610亩,占全县耕地的24.7%,土地流转还有空间。 化隆县二塘乡香里胡拉村土地流转大户完么才旦就有切身感受,“村里很多人都出去务工,没人种的地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亩,太可惜了。以前,它可是村里人的命根子呀。”完么才旦告诉记者。2012年初,他毅然舍弃经营虫草的赚钱行业,决心把村里没人种的地全部承包下来自己经营。 现在,完么才旦已经再不需要担心土地撂荒的问题了。 通过土地流转,化隆县不仅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而且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化隆县浅脑山地区的耕地平均流转费用每亩每年50元,川水地区有的则高达1200多元,同时,农民可以给流转大户打工,每天至少能拿50元的工资。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帮了大忙
如今,完么才旦已经是全县有名的土地流转经营大户,流转面积达到了1800亩,主要种植油菜和青稞。说起能流转到如此规模的土地,完么才旦说,一是靠机遇,二就是靠乡里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帮忙。 从2011年开始,化隆县先后成立了19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了所有乡镇的全覆盖。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作用也逐渐发挥出来。登记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帮助土地流转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让土地流转越来越规范。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给马占青最大的感受就是,“明显感觉土地纠纷少了”。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成立之前,县里农业部门虽然也有比较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一来由于缺乏宣传等原因,有的农户并不知道,二来即使知道,流转双方嫌跑趟县城麻烦。土地流转双方仅有口头协议,没有按程序办理流转手续,导致土地使用等关系不清,甚至发生纠纷。
土地流转还缺点啥?
的确,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拉近了“三农”服务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为农户提供不少便利。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似乎农村土地流转还缺点什么,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人员较难固定,身兼多职;外来跨区域土地流转没有相应的规定和审查制度;土地流转大户享受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等等。 据记者调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管理员归乡镇政府管理,与县农业主管部门直接联系并不太畅通,人员也比较难固定,一般都是身兼多职。化隆县谢家滩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管理员王贞,除了负责乡里的土地流转工作外,还负责一部分养老保险工作,同时还是包村干部。大家都经常开玩笑地说,乡镇的干部们都是全才,没有不能干的工作。 在化隆县13万多亩流转土地中,大约12%~13%左右是有外来合作社从事种植经营的。 马占青说,跨区域的土地流转,没有流转面积的限制,只要和县里谈妥,和农户谈妥,最后通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户签订协议即可。当然还要按照国家对流转土地的相关规定执行。 不过,除了国家的相关规定之外,对于跨区域进行土地流转的,是否有必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审核制度,包括外来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是否具备相应的经营资格,是否具备负担土地流转金的能力,只要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都不应该成为漏洞或盲点。 对于土地流转大户享受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的问题,马占青认为,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扶持流转大户,就是扶持农业发展。要是他们承担不起,地可就真会没人种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