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焦点需求|网上咨询|品种信息|实用技术|农业专家|市场信息|政策法规|民俗旅游|民生科技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   【栏目导航】 >> 畜禽水产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养殖技术
营养与免疫之关系
时间:2014/1/14 10:56:00  作者:    编辑:guoq  阅读:434次  语音编码:27773
一、免疫系统与胺基酸摄取(regimen)对猪只生长率、饲料效率及体组成之影响

    猪只尽量不曝露於外来抗原之刺激下,免疫系统活化最少的猪只比较高的猪只,消化更多的饲料、长得更快,同时蓄积更多的体蛋白质。
    对胺基酸不同摄取量的反应,亦依免疫系统之活化程度而异。对饲料效率与体蛋白质合成而言,免疫系统活化较低的猪,饲料中的离胺酸适宜用量为1.5%,但活化较高的猪,离胺酸适宜量则为1.2%。
    由於猪只免疫系统之活化程度,不仅影响了生长率、饲料效率及体组成,亦关系到饲料胺基酸之适当用量。因此配制猪只饲料时,尚需参酌猪只所处免疫系统之活化程度而定(Iowa大学营养刊物11─14,1996)。

二、营养对白血球细胞素(Leukocytic cytokines)的影响
    免疫反应由白血细胞素的媒介,有不同的调节性代谢产生。当免疫反应产生时,释放出许多的细胞素,其中的白间素─1(interleukin─1, 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和白间素─6(interleukin─6,IL─6)是中间代谢的主要媒介物,这三种媒介物的活动,伴随减少饲料摄取量、增加基底代谢的能量消耗、糖生成作用(gluconeogenesis)、葡萄糖氧化及肝中脂肪酸与急性期蛋白质的合成,并减少脂肪细胞对脂肪酸的吸收与改变锌、铁、铜等的分布。
    这些反应大部分是由细胞素和反应细胞直接交互作用而来。IL─1、TNFα和IL─6等细胞素亦因改变体内胰岛素、胰升糖激素(glucagon)与皮质酮(corticosterone)等血液中的循环量,而影响代谢。这些代谢变化会显着地影响动物的能量与胺基酸需要量。
    营养亦影响细胞素的释出,结果影响免疫反应的调节。例如缺乏蛋白质,导致IL─1的释出量减少,因而减少了组织对IL─1的反应(J.Nutri.118:1436─1446. 1998)。

三、母猪哺育或人工哺育对仔猪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与抗体反应之影响
    两个试验99头杂交仔猪探讨传统之母猪哺育或人工哺育对体液免疫发展之影响。新生仔猪吮食初乳12小时後分为两组,然後采用两种不同饲养方式饲养至20日龄移入保育舍,再於保育舍饲养至30日龄结束。各仔猪於出生後12小时、5、10、15、20、25与30天采血及称重。饲养之结果,人工哺育之仔猪於最初10日内之只日增重,比母猪哺育之饲养方式显着下降(p<0.05),但以全期饲养成绩观之,全期之只日增重,两者之饲养方式并无显着性差异。
    抗体反应方面,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之仔猪於15日龄腹腔内注射10%绵羊红血球悬浮液或沙氏杆菌抗原(1.8×1010细菌/ml),於注射後10天,人工哺育之仔猪的抗体力价比母猪哺育者较低。
    吮食初乳12小时後,仔猪之IgG、IgA与IgM依序为12.45、4.45与2.50mg/ml。尔後母猪哺育或人工哺育之饲养方式,其IgG量虽无差异,但IgG量随饲养天数之增加而降低,在30天时依序持续降低到2.56与2.93mg/ml。IgA量则於15日龄依序降到最低量的0.1与0.24mg/ml,而於30日龄依序升至0.25与0.38mg/ml。IgM量於10日龄时,依序降到0.72与0.76mg/ml的最低点後开始升高。在30日龄时,母猪哺育者有高於人工哺育者之反应(1.43:1.26mg/ml)。资料显示出生後12小时离乳的人工哺育仔猪,稍减抗体反应,并有较低的血清IgM量,IgA与IgG则无减少(J. Anim. Sci. 48(5):1116─1122,1979)。

四、活性卵蛋白(AEWP)对乳牛嗜中性白血球功能之影响
    探讨活性卵蛋白产品对嗜中性白血球功能之影响。以每kg饲料含活性卵蛋白250mg或500mg的饲料供喂犊牛,其中供喂500mg/kg组之末梢血液的嗜中性白血球,增强了对细胞内金色葡萄球菌杀菌能力。而250mg/kg组则无此效果。资料显示饲料中添加AEWP有增强嗜中性白血球之非特异性抗菌能力(J. Vet. Med., Sci 55(2):259─263. 1993)。

五、鷇聚醣(peptidoglycan, PG)对离乳仔猪小肠粘膜的免疫强化作用
    鷇聚醣源自於猪肠道内的Bifidobacterium thermophilum微生物。在探讨鷇聚醣对哺乳仔猪小肠粘膜免疫反应与小肠E. Coli.量之影响中,显示供喂鷇聚醣之试验组的IgA量高於IgM量,但对照组之IgM量则高於IgA量。其中供喂鷇聚醣之试验组,在5和6周龄时,空肠及回肠中间部位之IgA量极显着高於对照所含之IgA量(p<0.01)。由结果显示,鷇聚醣有助於猪只肠道局部免疫反应之发展,此外在不同小肠部位的E. Coli.量,试验组比对照组较少,而且不论对照组或试验组皆显示E.Coli.量与IgA细胞量呈反比例之相关,意即IgA量高,E.Coli量减少(JPN J. Vet. Sci. 49(2):235─243. 1987)。

六、饲料中含过量的白胺酸和白胺酸代谢物对离乳仔猪生长和免疫反应之影响
    两个试验探讨饲料中含过量的白胺酸,及α-酮异乙酸(α-ketoiso-caproic acid,KIC)与β-甲基铬酸盐(β-hydroxymethyl butyrase,HMB)等白胺酸代谢物对离乳仔猪生长和免疫之影响。在试验一,80头仔猪以开始体重与品种逢机分为四个处理五个重复,每栏4头。对照组之饲料,由小麦、燕麦、鱼粉和乳清粉组成,含1.12%白胺酸,试验组则由对照组再添加1.12%白胺酸、1.12%KIC或0.4%HMB,饲养期6周。在试验二,36头仔猪依2×2复因子设计,逢机分为四个处理九个重复。亦即两个不同白胺酸浓度(即对照组饲料,由玉米、大豆粕和乳清粉组成,含1.56%白胺酸,试验组为对照组饲料再添加1.56%白胺酸),而两个不同的注射方式,一个每天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而另一个注射盐水。饲养期4周。测定项目包括生长性能、血浆游离胺基酸、血浆尿素氮及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由结果得知,试验一含1.12%白胺酸之实用配方再添加白胺酸、KIC或HMB,对生长性能与免疫反应并无不利之影响。然而试验二含较低异白胺酸及缬胺酸之饲料配方,提高白胺酸浓度与注射DEX却有不利之影响(J. Anim. Sci.73:159─165. 1979)。
    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又名9-α-氟-16-甲基脱氢皮质醇,为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有抑制猪只免疫力的效果。

七、家畜营养与健康之关系

        动物面对疾病之侵害,於预防疾病发生时,亦会防碍生长。因为不论疾病之紧迫或曝露於环境中之刺激物,在刺激免疫反应後,皆会显着降低饲料摄食量与生长率。生产者在希望维持免疫力以预防疾病的威胁或限制免疫力以达到最大的生长效果,实处於两难之困境。

        目前研究者已确认一种叫结合亚麻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的脂肪酸,可防止由於免疫反应所产生之失重问题。这方面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所导致饲料摄食量与生长率之损失,每年可节省好几百万元之花费。

        结合亚麻油酸本身属於一种天然物而存於饲料中,但饲料含量未达到足以保护免疫刺激所产生之伤害。饲料添加这种脂肪酸後则可维持正常之免疫,并兼顾动物的生长性能(Feed-stuff May 9.1994 pp12)。

八、营养和免疫反应(Review报告)

        探讨营养和免疫之关系,强调营养在防止疾病所扮演之角色。一般而言,营养失调,会减弱各种抗病机能,从而增强了发生疾病之倾向与严重性。

        1. 缺乏维生素A、菸硷酸、B2、叶酸、B12、B6、C、铁与蛋白质,会中断组织的免疫力。

        2. 缺乏蛋白质、能量、叶酸、铁、B6和锌衍生物,会显着地降低细胞免疫功能(cell-mediated immune)。

        3. 缺乏蛋白质、色胺酸、维生素A、B1、B2、B6、C、生物素、菸硷酸、泛酸、叶酸与铁,会抑制体液抗体之形成。

        4. 缺乏维生素A妨碍泪腺、唾液线与汗腺之形成。

        5. 缺乏蛋白质、C和锌,延长伤口之愈合时间,及扩大传染之伤害机会。

        6. 缺乏蛋白质、能量、铁,会干扰巨噬细胞的产生及杀菌能力,伤害了吞噬作用。

        缺乏以上的营养素,将减少猪只补体、血清灭菌蛋白(propverdin)、干扰素(interferon)和铁传递蛋白浓度(transferrin),并妨害蛋白质的合成(J. Vit.Nutr.Res.49:220─228. 1979)。

九、仔猪供喂加热处理的大豆蛋白增加肠道的淋巴球量

        探讨仔猪供喂加热或酒精处理的大豆蛋白对肠道淋巴球的影响。以四周龄仔猪供喂加热或酒精处理的大豆蛋白,取12指肠冷冻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的过氧化鶣反应法,分析IgA+、IgM+、IgG1+IgG2+正细胞,及CD2+、CD4+、CD8+、WC1T细胞正抗原(T cell positive antigens)。结果得知,供喂加热处理之大豆蛋白的肠道固有层,其IgA+与IgM+浓度大於酒精处理之大豆蛋白有3倍之多,IgG1+与IgG2+量亦比酒精处理之大豆蛋白大约6倍。

        此外供喂加热处理之大豆蛋白的12指肠粘膜上皮与固有层,CD4+与CD8+T细胞量增高时,CD2+跟着增加。此皮的WC1 T细胞量,加热处理之大豆蛋白亦比酒精处理的大豆蛋白为高(Vet. Immunology Immunopathology 47:69─79 1995)。

        注:CD(cluster determinant)为某特定单株抗体的分心,因具分化及联系的代表性和功能,而以编号之CD命名。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 北京农业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北京长城网
 
 
主办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