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感染
|
|
时间:2014/3/11 9:53:00
作者:
编辑:采编:guoq
阅读:626次 
语音编码:28204
|
|
猫杯状病毒感染是由杯状病毒科中的猫杯状病毒引起猫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为传染性鼻结膜炎,以发热、口腔溃疡、鼻液、角膜炎等为特征。 1)病原 猫杯状病毒属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RNA。猫杯状病毒可在猫的肾、口腔、鼻腔、呼吸道上皮和胎儿肺等原代细胞上增殖,也能在二倍体猫舌细胞以及胸腺细胞系上生长,通常在48 h内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病毒存在干细胞桨中,呈分散或格状排列,不形成包涵体。该病毒对乙醚和氯仿不敏感。对pH值为3时不稳定,对pH值为5时稳定。在50℃,经 30 min被灭活;2%NaOH能有效地将其灭活。常用的消毒药品有2%烧碱、5%来苏尔等。 2)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以猫科动物易感染,尤其1岁以内的猫最易感染。病猫和带毒的猫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口、鼻、眼分泌物和粪便、尿液等排毒。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动膜等接触而感染。但直接接触的方式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清扫和饲猫的过程中,防止猫和猫接触及用具交叉污染就可有效阻止本病的传播。 3)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3d,病初体温升高,口、鼻、眼分泌物增加,口腔溃疡。幼猫症状较重,单纯的实验性嗜肺型感染于3d内出现发热、结膜炎及鼻炎。多数感染猫,舌部出现囊、泡和糜烂,腭部坚硬。偶尔出现角膜炎和咳嗽,但这些表现都很轻微,并在 10-14 d很快恢复。自然感染猫临床症状较严重,主要因并发或继发其他上呼吸道致病因子或细菌之故。8周龄以下小猫有一定死亡率,1岁以上病猫很少死亡,多呈温和型或隐性经过,但长期带毒。 4)诊断 1岁以上的猫大都能检出该病毒抗体,但与猫鼻气管炎难以区分,故难以对本病正确诊断,应结台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等进行综台分析判断。采取疑似病例的眼鼻分泌物或死后扁桃体和肺组织,适当接种于猫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荧光抗体检查。 5)防治 进行免疫接种,推荐程序:弱毒苗接种3周龄以上猫,注射免疫1次,免疫期6个月以上,每年2次免疫。本病无特效药物,为避免继发感染可采取抗菌、对症和支持疗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