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防疫的关键环节
|
|
时间:2015/6/24 10:15:00
作者:
编辑:guoq
阅读:295次 
语音编码:32512
|
|
禽病一直是制约我国家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专家测算,禽群规模每增加一倍,疫病发生率就升高6倍。随着我国养禽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如果不做好禽病防控工作,那么禽病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将会更加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禽养殖历史最悠久,饲养量最大的国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世界鸭存栏量为9.48亿只,中国鸭的存栏量达6.61亿只,占亚洲的78.3%,占世界的69.7%,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养鸭大国,因此,做好鸭病防控成为当务之急。
1 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1.1 确保有效的消毒效果。
目前用于养殖场环境消毒的药物有:醛类(甲醛、戊二醛)、碱类(如:火碱、生石灰)、卤素类(氯制剂有漂白粉、消毒王、灭毒威等,碘制剂有碘三氧)、过氧化物类(如:过氧乙酸)、季胺盐类(如:百毒杀)。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进行喷洒药液消毒。在使用一种新购入的消毒药时一定要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常用的方法是平板空气暴露法。该方法是:消毒前将含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的培养皿均匀放在封闭式鸭舍的四点处,根据鸭舍污染程度,暴露培养基10-20分钟,消毒药按一定浓度配制消毒后30分钟,再在消毒前各点放置培养皿暴露相同时间,之后,将培养皿带回实验室于37℃培养过夜,观察并计数平皿上的菌落数,求出4个平皿中的平均菌落数。据测试,5分钟内在 100平方厘米上降落的细菌数,相当于10升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因此,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菌落数/立方米=N×100/A×5/T×100=5000N/(AT)A=平皿面积(平方厘米)
T=平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分钟)
N=平均菌落数
对消毒前后无差别的消毒药经降低配比浓度后仍无效的应予以淘汰,在检测得到有效的消毒浓度后,还应考虑消毒药的成本,经过比较计算最终获得适合本场的几种消毒药,以期轮换用药。这样,既起到了消毒效果,又降低了消毒成本,且延长了一种消毒药在本场的使用时间。
1.2 遵循消毒的先后顺序。
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运送饲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粪车行驶的道路);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后商。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
1.3 消毒频数
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时期,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2 做好基础免疫工作。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护鸭群健康。一个地区鸭群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不止一种,而可以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菌苗)的性质不尽相同,在鸭体内所产生的抗体能足够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期限(免疫期)也不同。因此,一定的鸭群在使用多种疫苗(菌苗)来预防不同疾病,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菌苗)的免疫特性来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这就形成了在实践中使用的免疫程序。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够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尽量减少因为疫苗免疫给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给鸭群打的预防针既要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要提高免疫质量,关键要看免疫效果。鸭场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疾病发生情况,适时、适度地引入疫苗进行免疫,例如在鸭肝炎的高发区疫区或受肝炎威胁的地区就必须进行鸭传染性肝炎的免疫。
疫苗免疫,对鸭群本身是一种应激,为了减小这种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不同季节,免疫接种要注意必要的细节问题。冬季气温极低,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先要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疫苗形成疫苗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疫苗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免疫中,要不断摇匀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苗时,免疫全程时间最好控制在1.5小时内,以防疫苗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长时间暴露而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
3 建立科学的疾病防预体系。
3.1 把好入口关。
大门口严格标识“防疫重地,谢绝参观”,设专人把守,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场;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洗手消毒并经消毒甬道(有消毒水池和紫外光)方可进入。
3.2 防止交叉感染。
各舍饲养员禁止窜场、窜岗,以防交叉感染。场区环境应保持干净无污,随时射杀进入场区的野鸟,严防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坚持定期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要天天消毒;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剖解病料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任其污染环境,造成人为的疾病发生。
3.3 科学疾病防治。
兽医对病死鸭要勤于剖解,病料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验,依据药敏结果用药防治。初期投药后,兽医仍应进行跟踪治疗,直到病愈为止。兽医根据药敏试验、临床用药情况、发病日龄和季节,结合生产实践,获得本场的预防用药程序。在选药时,避免使用假冒伪劣兽药而造成免疫失败,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4 做好AI防控工作。
AI给养禽业造成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灭顶之灾。该病血清型众多,且存在基因突变、重组或重排现象,给AI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进行AI防控中,除采用免疫预防结合药物治疗的常规方法外,还应根据禽流感病毒(AIV)感染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制措施。
①A型AIV有囊膜,裸露时对诸如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死;该病毒不耐热, 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即可使其丧失活性。但在野外条件下,AIV常从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当病毒受到这些有机物的保护时,就极大地增加了抗灭活的抵抗力,要灭活环境中的病毒,首先考虑的是对感染禽群的扑杀,继而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发酵等的无害化处理以切断其传播。
因此,养鸭场应坚持全进全出的封闭式饲养管理,避免与野鸟或其他禽群混饲,并加强活禽市场的监管,切断传播途径。
②考虑到AI不但血清型众多,而且病毒基因存在突变、重组或重排,这样就需要快速多变的疫情监测工作严格有效。因此,定期、持续的鸭群跟踪监测成为必要。
③加强病毒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根据发病时间、发病地区的病毒特点和差异,确立疫病防控措施的重点。
总之,疾病防治是养鸭场的生命线,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大意。尤其在当前我国周边和某些地区不太安全的时刻,做好鸭病防控工作更显意义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