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焦点需求|网上咨询|品种信息|实用技术|农业专家|市场信息|政策法规|民俗旅游|民生科技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   【栏目导航】 >> 农村生活常识 >>  致富信息
郏盟回村养起非洲雁
时间:2021/9/7 14:08:00  作者: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编辑:wangjj  阅读:52次  语音编码:50371

        郏盟,2019年大学毕业,他辞掉郑州的工作,回乡养殖非洲雁,成了职业农民。

 

  “我从对养殖技术一窍不通到养殖大户,从自己干到带着别人干,只用了两年多时间。”8月24日,在上蔡县朱里镇郏庄寨村养殖场,郏盟正给村民们传授养殖经验。“一只非洲肉雁的生长周期大约为8周,这么大的养殖棚一次可出栏1000只左右,一只的净利润大约为30元。”听到这组数据,来学习的村民大为惊叹,“真没想到,这非洲来的‘玩意儿’这么赚钱!”

 

  “必须赚钱,不然我咋舍得大城市白领工作,跑回老家养它们!”2019年大学毕业后,郏盟在了解到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后,便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非洲雁养殖项目,在多次实地考察后,他下定决心,辞掉郑州的工作,返乡专心做一个大学生农民。

 

  郏盟对自家闲置的两个种植大棚进行简单改造后,便风风火火地开动了非洲雁养殖项目,但对一个数控机床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很不容易。他整天钻在大棚里,守着1000多只雁苗,愣是把自己从一个白白净净帅小伙变成了一个晒得黢黑的农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郏盟的细心照料下,雁苗成功适应本土环境,茁壮成长。

 

  3个月后,第一批雁苗顺利出栏,刨去前期投入,郏盟赚了近2万元。郏盟干劲儿更足了,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从两座养殖大棚发展到如今7座,存栏非洲雁3万多只,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

 

  “我养殖的非洲雁都有订单,成品雁卖往福建、湖北、浙江等地。下一步,村民养殖的规模上来后,我打算引进生产线,打通养殖和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建成朱里镇甚至上蔡县的第一条‘生鲜’生产加工生产线。”郏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 北京农业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北京长城网
 
 
主办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