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焦点需求|网上咨询|品种信息|实用技术|农业专家|市场信息|政策法规|民俗旅游|民生科技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   【栏目导航】 >> 农作物种植技术 >> 蔬菜 >> 韭菜芹菜 >>  病虫害防治
芹菜四大病害,如何防控效果好?
时间:2022/4/12 11:14:00  作者:未知  来源:蔬菜种植联盟  编辑:wfr  阅读:121次  语音编码:51109

 近些年来,冬春季棚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呈上升趋势,严重时田间近70%的单株上出现裂果,不仅成熟的番茄果实在果柄基部裂开,少数还没有成熟的果实也在同一部位出现了裂纹。番茄裂果常发生在果实转色期或发育后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现将引起棚室番茄裂果的一些原

 芹菜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软腐病等。

  01芹菜早疫病/叶斑病

  芹菜叶斑病又叫芹菜早疫病,是芹菜上的主要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受害。

  叶上初期产生黄绿色水浸状斑点,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叶柄及茎上初期为水浸状斑点,后变为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病斑。

  高湿时,病部均可长灰白色霉层,严重时引起芹菜叶片枯死,植株倒伏。

  02芹菜斑枯病

  又称叶枯病、晚疫病,俗称“火龙”,芹菜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

  叶片上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病斑,病斑上生出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一黄色晕圈。

  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色稍深,中部散生小黑点,病斑多时可造成叶枯和茎腐,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25℃,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需要说明的是,芹菜叶斑病和斑枯病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都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叶柄;栽培过密、低温高湿、结露严重地块易发病;种子带菌和田间病残体是主要初始来源,其化学防治策略也基本相同。

  03芹菜菌核病

  属于真菌性病害。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芹菜叶柄和叶。受害部初期呈褐色水渍状,后变软腐烂,病部生白色菌丝,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低温、高湿、多雨、种植过密易于发病。

  04芹菜软腐病

  芹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属于细菌性病害。该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长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

  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仅残留表皮。

  综合防控

  (一)健身栽培

  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耐)性品种。

  轮作。不应与香菜、胡萝卜等伞形科蔬菜重茬,可与水稻、玉米等作物轮作。

  清洁田园。生长期、采收后及时清理残株、败叶,集中深埋或堆沤处理。

  科学施肥。

  控温控湿。保护地芹菜,白天棚室温度宜控制在15-20℃,高于25℃应及时放风,降温降湿,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夜间温度不低于10℃,相对湿度不高于80%。

  (二)高温闷棚消毒

  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时间,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500公斤/亩,鸡粪、猪粪、牛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肥4-5立方米/亩,石灰氮70-80公斤/亩,均匀铺撒在棚室内的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深翻地25-40厘米,起垄后覆膜浇水同时封闭棚膜。保持高温闷棚20—30天,处理结束后揭膜,翻耕土壤即可进行定植等操作。

  (三)生物防治

  施用微生物制剂

  预防土传病害,可在播种或定植前使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对于根结线虫病发生地块,选用厚孢轮枝菌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或者穴施,或杀线虫芽孢杆菌B16进行穴施或者撒施,或苏云金杆菌HAN055随水冲施或灌根,或蜡质芽孢杆菌灌根;

  (四)科学用药

  芹菜叶斑病和斑枯病:其化学防治策略相同。

  种子处理:防治芹菜叶斑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0分钟,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4~6小时;防治斑枯病可在30℃下用0.2%福美双溶液浸泡24小时。

  发病用药:优先采用登记药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防治。防治芹菜斑枯病也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芹菜叶斑病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芹菜软腐病:可在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选择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等药剂喷雾防治。

  芹菜菌核病:应及时清理病残体,在发生初期选择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或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等药剂防治,重点喷施地表、植株基部和下部。

  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农药,并严格遵守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番茄裂果是一种生理现象,通常可分为三种:发生较多的是放射状裂果,即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深裂,多开始于果实绿色期,在果蒂附近出现细微裂缝,转色前2-3天裂缝明显。其次是环状裂果,以果蒂为圆心呈现环状浅裂,多出现在果实成熟前。第三种情况是在番茄脐部呈不规则条状开裂,严重时果实内部的种子均可露出来。番茄裂果后期会因病菌侵染而腐烂,裂口部位出现黑色杂菌。

  造成棚室番茄裂果的原因较多,如品种选用不当,天气条件影响,肥水管理失调,病虫害及用药影响等等。

  一、裂果的原因

  1.品种。番茄果皮生长速度与果肉组织膨大速度不同步,果实膨压增大,是出现裂果的直接原因。不同番茄品种对裂果的抗性差异较大,一般果皮薄、果形扁圆,大果型品种易出现裂果。

  2.水分管理不当。番茄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在长时间干旱后突然遇暴雨或者浇水,果肉组织在短期内迅速吸水膨大,容易产生裂果,在连阴雨雪天之后,突然天气变晴会出现果皮的过度失水,容易出现裂果。

  3.温度。番茄裂果与温度直接有关,据科研单位多年观察,番茄有2-7片真叶时夜温过低,座果后极易出现裂果,这是因为番茄第一至第三穗花花芽分化一般在2-7片真叶时完成,这个阶段长期处在低于8℃以下低温时,光合产物会过多地积累到正在分化的生长点上,最终发育成多心室的畸形果,这种果易出现裂果。生长期间温度低于8℃以下,绿熟果会受到冻害,局部或全部水浸状软烂或蒂部开裂。

  4.施肥不当或与点花有关。番茄在花芽发育、开花及幼果膨大过程中,土壤中钙、硼供应不足,或偏施铵态氮肥和钾肥,导致番茄生理性缺钙,会使花器发育不良,果实细胞欠佳,加剧了裂果的发生。有的菜农使用激素蘸果时用药方法不当,叶片和生长点受到药物污染,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植株生长受到影响,也容易引起番茄果实畸形或开裂。

  二、裂果的防治

  1.合理选用品种。防止番茄裂果,应尽量选用中蔬6号、毛粉802、红玛璃、以色列189、苏粉系列、金棚、布鲁诺等抗裂品种。及早摘除畸形花,减少养分消耗。一般番茄第一穗花发生畸形的较多,第一穗的第一个花发生畸形的几率更大。生长期发现畸形花要及时摘掉。

  2.科学施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钾肥和微肥。最好多施用有机肥。注意补充钙和硼元素。除基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外,还应叶面补钙。发现缺素时,可以用96%硫酸铜1000倍液加0.1%硫酸锌、0.7%氯化钙、0.1%硼砂喷洒,10-15天一次,连喷2-3次。

  3.水分管理。棚室土壤湿度保持80%左右,管水要均衡进行,尤其注意防止久旱后过湿。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一般不浇水,果实膨大期只需保持地面湿润,小水伴肥,严禁大水漫灌。

  4.温度控制。棚室番茄生产上,应控制好适当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寒冷季节还要注意昼液温差不能太大。一般结果期适宜的棚温白天为24-28℃,夜间为16-2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夜温不能长期低于8℃,温度过低时应及时人工增温。

  5.改善光照。采用无滴膜,雨露天气可在夜间用LED灯补光,每天补充2-4小时。将温室内墙涂白,可以把照到墙上的无效光反射到附近植株上。将镀铝反光薄膜挂在温室后墙。并根据阳光入射角的变化调节反光膜的角度。及时清除薄膜表面的尘土、草苫等覆盖物,适当早揭晚盖。及时摘除病弱老叶,打去过多的枝杈,打杈要适度,以保持植株有茂盛的叶片。

  6.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温度点花用药浓度差异很大,要根据温度调节浓度,还应掌握生长时间,在花半开至全开时点药,没开和开败的花点药后易形成僵果和空洞果,选温度稳定的晴天下午点花较好,点过的花要做标记,不得重复点药,用2,4-滴蘸花时,浓度控制在15-20毫克/升,采收前15-20天向果实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能改善果品品质,对防止裂果有较好的作用。在幼果期喷施2次以上的10%生物钾钙宝600倍液,防止裂果作用相当显著。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 北京农业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北京长城网
 
 
主办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