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焦点需求|网上咨询|品种信息|实用技术|农业专家|市场信息|政策法规|民俗旅游|民生科技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   【栏目导航】 >> 畜禽水产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其它 >>  养殖技术
哈士蟆有哪些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
时间:2022/8/8 17:13:00  作者:  来源:帮农网  编辑:sunrui  阅读:95次  语音编码:51431

  一、哈士蟆的经济价值

  雌性林蛙的整体干制品称“哈士蟆”,具有滋补强壮作用。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的干制品称哈蟆油,又名田鸡油,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成分以蛋白质为主,脂肪含4%左右,糖10%,尚含维生素A、B、C及多种激素,药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效,常用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症。

  除药用外,其肉可食用,是著名的四大山珍野味之一。而制哈蟆油后的残体,又可作珍贵动物紫貂、水獭等的饲料。

  二、生物学特性

  哈士蟆的形态:雌蛙体较长,一般7—9厘米,雄蛙5—7厘米。蛤士蟆形态图扁平,长宽大致相等;吻端钝圆而较宽,略突出于下颌,吻棱较明显;鼻间距大于眼间距,与上眼睑等宽。透膜明显;大于眼睛之半,鼓膜处有一深蓝色角斑;锄骨齿小;前肢短壮,指细长,指长/顷序为3、1、4、2,关节瘤内外掌突均明显,后肢长,胫跗关节前达眼或略超过。左右跟部重叠,足与胫等长或略长,蹼发达,四肢有清晰的横纹,皮肤细小颗粒较多,背侧褶成曲折状,皮肤颜色四季变化颇大,春季背和体侧呈黄白色、金黄色、黄棕褐色等。

  夏秋两季颜色较深,不规则地分布着圆点形、顺条形、小方形的黑色斑点,两眼间有少数黑色横纹,多数在头的后方有1到3个八字形斑,体侧多为灰色或灰绿色,少数带有疣粒;雄性多为乳白色或深黄色,咽下、胸部和后肢腹面股部均为橘红色,或带有浅灰色不规则的花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纹,横纹大小宽窄差异颇大。鼓膜处有一明显的牛角形黑痣。雄性有声囊,婚垫深灰色。

  三、哈士蟆的生活习性

  林蛙生活于气候寒冷的山区,多栖息于林区山间河流周围开阔的椴树、核桃楸、榆、柞杂林、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间。林蛙为两栖动物。陆栖生活时期为5月上旬到9月下旬,其间完全离水生活,活动于远离水源的潮湿茂密山林中;水中生活时期从10月中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约有7个月时间,其间进入水中冬眠及产卵、繁殖。

  1、陆地生活时期

  当年幼蛙和休眠后的成蛙,从5月初开始约5—7天陆续沿小溪、谷沟离水转向森林,进人夏季森林生活期。幼蛙登陆后逐渐远离水面进入山中,开始陆栖生活,早晚活动,在炎热的中午多成群集聚在湿润阴凉处。幼蛙攀登能力强。2年蛙开始繁殖称为成蛙,4—6年的蛙繁殖最盛。成蛙能攀登、跳跃,还可钻人土中。

  成蛙和幼蛙均在森林中活动,栖息在离水边2000米以外处,喜生活在阔叶乔木林或针阔混交林,并生有稀疏的阔叶藻木,地表覆有枯枝落叶,空间湿润,隐蔽而有散光,空气不大流通的山坡中上部。

  林蛙在陆栖生活阶段有弱趋光性,善于跳跃,当受阳光直射时则逃脱或隐避。遇到天敌时,异常机警灵敏,以逃避危害,保护自己。主要以昆虫为食,幼蛙的食物与成蛙类同。9月末至10月初,林蛙从山上往山下移动,多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

  2、水中生活时期

  主要完成冬眠和繁殖后代。

  ① 冬眠

  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林蛙便选择水源充足的河流深水湾、暖水泉或泥洞等处作为冬眠场所,冬眠时多潜入河底石块下,砂砾或水草间,泥洞里及树根下,多为群居。停留在森林里的林蛙,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便选择向阳的山坡,潜入林下枯枝落叶层和土壤里,进行地下冬眠。

  ② 繁殖

  于4月初前后,林蛙进入附近的泥沼中寻偶,一般是前半夜雄蛙呜叫,雌蛙随鸣声奔去,相会后,雄蛙紧紧抱住雌蛙背部,习称抱对。交配2天左右后,于夜间匍伏于浅水处或水草上产卵。雌蛙产卵后,便潜入泥沼的泥沙或水草里,静止不食不动,呈休眠状态,大约10—15天。

  ③ 孵化

  卵粒外包有3—4毫米的胶质膜,相互吸附形成卵块,吸水膨大,增至原来的20倍,吸附于水中的枯草根、树皮、石块上,水温达到6℃即可孵化,最适温度为20℃。5天左右可孵化成蝌蚪,温度低于6℃时,孵化时间长达18天之久。

  ④ 蝌蚪的生长发育

  初孵化的蝌蚪,靠自身肠管中的卵黄生活,很少游动,靠外鳃呼吸。3天后,活动量增加,口向原肠裂开。口眼形成,长出鳃盖。开始以卵膜为食,经2—3天鳃盖长成,形成内鳃,外鳃消失,形成宽而透明的尾翼,头腹明显增大,长出后肢、前肢。蝌蚪后期尾部逐渐萎缩、消失,逐步演变成幼蛙,登陆地生活。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 北京农业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北京长城网
 
 
主办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