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张山营镇苏庄村南葡萄及葡萄酒研发中心园区内,葡萄大棚里的温度已经接近35℃。李峰穿行于面积达100余亩的葡萄栽植区,不时停下记录葡萄的生长状态,全然不顾汗水从眉梢滴落、打湿了衣衫。像这样专心致志搞葡萄选育的道路,李峰一走就是12年。他把摸索研究出的葡萄品种特性与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到京津冀地区,带动了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更带动了无数果农增收致富。
2012年,李峰来到区园林绿化局果品产业服务站,主要负责优新葡萄品种的筛选与繁育。十余年来,早晨前往葡萄栽植区走上一个多小时,并实时准确记录52个葡萄品种的物候期成为了李峰的“规定动作”。他打趣说,这样是“工作锻炼两不误”,个中辛苦却只有自己知道。他曾因为气温过高意外中暑,也曾为了记录开花状态被马蜂蜇伤,还曾遭受品种被淘汰的懊恼,但李峰却仍然乐此不疲。
工作以来,李峰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十年,他也辛勤奉献其中,用一串串葡萄硕果让人“尝”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甜头”。调研、交流、培训……李峰千方百计将自己精挑细选的葡萄品种和技术带出延庆区,走向京津冀。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李峰已经在京津冀范围内推广露地葡萄栽培面积300余亩,其中设施面积20余亩;推广葡萄高效栽培技术3项;培训果农2000余人次;培养企业技术骨干9人;持续推广葡萄果园提质增效技术,低效葡萄园改良后,亩产量由1400余斤提升至2100斤左右,设施葡萄用药亩成本由210元降至140元左右。他也在2017年获得了“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和区总工会授予的“首席职工”等荣誉称号。
“种好葡萄只是我的本分。”李峰说,“我会继续在这条葡萄选育之路上走下去。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