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地环境
选择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耕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壤土或沙壤土。
二、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青皮青肉口感好的品种,如:潍县青萝卜、鲁萝卜一号、胶东翘头青、天津卫青萝卜等。
三、种子处理
选用饱满、健全、无霉变的种子。播前先将种子晾晒1~2天。为了减少出苗后菜青虫、小菜蛾危害,可以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种衣剂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标准规定。
四、整地、播种
(一)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清洁田园,进行耕翻晒垡。整地要精细,做到耕透、耙细、耢平,使土壤上虚下实。耕地深度根据品种而定,大型品种需深耕40cm以上,中小型品种需深耕25~35cm。
(二)起垄
肥料使用后,充分耙匀,清除田间大块石头、草根以及废塑料薄膜等杂物,整地做垄。大型品种多高垄栽培,垄高20~30cm,垄间距40~50cm,每垄种1行;中小型品种,垄高20~25cm,垄间距35~40cm,每垄种1行;在排水良好的地方,中小型品种也可采用平畦栽培,畦宽1~2m,沟宽约30~40cm。
(三)播种
1.播种量:大型品种每亩用种量0.4~0.5kg;中小型品种每亩用种量0.6~1.2kg。
2.播种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均可播种,根据收获期、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灵活掌握。
3.播种方法:大型品种采用穴播,中小型品种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前先浇水造墒,播种后覆土,覆土厚度为1cm。
4.种植密度:大型品种行距40~50cm,株距20~30cm,每亩留苗4500~8000株;中小型品种行距35~40cm,株距15~25cm,每亩可留苗6500~10000株。
(四)温度管理
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0~25℃;幼苗期适宜的温度范围较广;肉质根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8~20℃。
(五)间苗定苗
1.间苗
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第1次间苗,拔除细弱苗、病苗、畸形苗和不具有原品种特征的苗,每穴留苗2~3株。
2.定苗
在萝卜“破肚”时,即幼苗具有4~5片真叶时进行,选留具有原品种特征特性的健壮苗1株,按规定株距定苗,拔除其余生长较弱的苗。
3.中耕除草
萝卜的中耕应掌握先浅后深再浅的原则,大中型萝卜行距较大,应多次中耕除草。定苗至封垄前,雨后或浇水后进行2~3次中耕,封垄后若有杂草应及时拔除。
(六)田间管理
1.出苗期
播种前应充分浇水,保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播种后到出苗一般不浇水。
2.苗期
出苗后要少浇勤浇,保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上。苗全后适当少浇水进行“蹲苗”。
3.叶片生长期
可掌握“地不干不浇,地表发白才浇”的原则,适当增加灌水量。保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4.肉质根膨大期
充分均匀供水,以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肉质根膨大后期,应适当浇水。秋季栽培以傍晚浇水为好。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降渍。
推荐使用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减少土壤板结和盐碱化,降低病害发生。
(七)施肥
1.基肥
施肥按NY/T 394的规定执行。每亩施用优质腐熟土杂肥3000~4000kg,配合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30~40kg及过磷酸钙25~30kg。
2.追肥管理
当幼苗2~3片真叶时追施1次“提苗肥”,可以施尿素3~5kg/亩;肉质根膨大期,追第2次肥,施尿素10kg/亩配合硫酸钾10kg/亩,追肥需结合浇水冲施进行。
(八)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等。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深耕晒垡,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中耕除草,及时摘除病残体,清洁田园等。
2.物理防治
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下害虫和鳞翅目害虫等,也可在幼虫发生初期采用物理杀虫剂进行防治。
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昆虫防治虫害,使用生物药剂或生物菌剂防治细菌性或者真菌性病害。
4.化学防治
严格按照NY/T 393规定执行。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
五、采收
秋萝卜一般10月下旬左右收获,采收时将萝卜着生叶片部分带叶一同削掉,去掉附带的泥土、须根、分叉,将个头均匀、无畸形、无糠心、无伤口、无灰心的萝卜按照长短、粗细进行分级,做到优质优级、优级优价,方便包装和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