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建设,城南最大的郊野公园——大兴区三海子郊野公园已现雏形。今年“十一”,这座在“垃圾坑”上建设的没有围墙的郊野公园将揭开面纱,一期3000多亩生态景观区将向百姓免费开放。据悉,从2007年至今,在北京四环至五环之间,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北京已新建成了40多处郊野公园,这些郊野公园呈环状分布,免费向百姓开放,总面积近4万亩。
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在海淀区东升乡八家村的八家郊野公园看到,公园里到处是开得正艳的野花,一些老人正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打太极拳……据八家郊野公园负责人介绍,他们曾在7月底做过一次客流测试,结果一天就涌进了1.6万余人,主要集中在晚上19时至21时,进园游客数达到4517人。不过这个占地1521亩的公园一点也不显得拥挤,就算1.6万人同时在公园里,他们的人均绿地面积仍超过60平方米。目前,北京已建成类似八家郊野公园这样的40多处公园。
海淀东升八家郊野公园
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北京加快了推进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绿化隔离地区绿地生态景观效果,让百姓直接享受绿化建设成果,北京从2007年开始提出在100多平方公里环城绿地建设“郊野公园环”,突出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之配套。这些郊野公园都建在居民小区旁边,免费对外开放后,成了百姓休闲健身的乐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对40多郊野公园初步统计,日均接待游客已达10万人次。
每年释放氧气10万余吨
“以野为魂、以林为体。”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的郊野公园建设非常注重对园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公园建设总原则是强调对原有片林略加改造,不鼓励大兴土木建设人工雕琢痕迹过于明显的园林小品。同时要求,公园绿化率不低于90%,高大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70%,注重植物的空间配置和季相变化,突出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
作为“城南行动”计划第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三海子郊野公园占地面积达1.1万余亩,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公园将以麋鹿苑为核心进行湿地恢复,建设、恢复1.2万亩湿地,其中水面占五分之一,引入经过处理的再生水,放养各种鱼类等水生动物,在不同水域栽种各种水生植物,吸引野生动物来此栖息,形成完备的生态圈。此外,三海子郊野公园还特别注重废物利用,在当地废旧窑坑里堆放的2000多万立方米垃圾将被就地处理,建筑废弃物粉碎后堆成山形,把曾经的地名“三台山”变成实景。
此外,郊野公园在建设中还注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充分利用,并与皇家园林、城市公园、环路景观绿化带等交相呼应,成为北京人身边的天然氧吧。据专家估算,这些郊野公园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3万余吨、释放氧气10万余吨。
百余郊野公园组成公园环
清河营郊野公园、东坝郊野公园三期、豆各庄金田郊野公园二期、卢沟桥乡晓月公园、经仪公园、南苑乡槐新公园一期、桃苑公园、花乡看丹公园、昌平区东小口镇太平郊野公园……截至2010年4月底,全市又新建成9个郊野公园,分布在三个区县,总面积达8000亩,并于“五一”前夕对外免费开放。“五一”后,还将有5个郊野公园陆续向百姓免费开放,总面积达3000亩。包括朝阳区高碑店百花郊野公园、小红门的镇海寺郊野公园、大屯黄草湾郊野公园和海淀区四季青乡平庄郊野公园、海淀乡树村郊野公园。
百姓休闲出门不远就能进入郊野公园
据了解,本市计划从2010年开始,对拆迁腾退的规划绿地,凡符合郊野公园环规划的地块,按郊野公园标准建设一步到位,逐步形成整体成环、分段成片的链状集群式结构,使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70%的绿地建成郊野公园,着力推进北京的绿地建设从景观功能向休闲功能升级,最终建成102个郊野公园,形成“郊野公园环”,为百姓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绿色公共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