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万工程”指引下,万千乡村正在发生精彩蝶变。
乡村振兴的齿轮,正以人才为轴开始转动。
如今,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扎根乡村,将青春汗水挥洒田间,携手村民共建美好未来。
值此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北京日报客户端都视频联动新黄河客户端等全国10地媒体,聚焦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结伴同行的年轻人,讲述他们共同用青春智慧,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北京篇】通州西集镇沙古堆村曹艳红:从种樱桃到办民宿
北京市通州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北端点,沿线村镇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发展,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进入城市副中心时代,大运河沿线的很多古村落正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焕发新生机,给乡村振兴赋予新活力。一条独具特色的大运河主题村落带,逐渐呈现在众人面前。
千年运河在西集镇沙古堆村外拐出一道缓缓的弯。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让沙古堆村收获了“京郊樱桃第一村”的金名片。而今,游客不仅能在每年5月至6月到村里摘樱桃,还可以入住6家民宿。今年,村里民宿数量会增加到10家左右,一处处风格各异的民宿将成为这座古村落的美丽新名片。
几年前,沙古堆村村民曹艳红辞去市里的白领工作回到了家乡,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办起“田里花间”民宿。这是村里的第一家民宿。“坦白讲,当时作出这个决定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很多老街坊听了都摇头。”曹艳红说,2016年夏天的一场冰雹让自家樱桃园几近绝收,年近六旬的父母很是伤心,“农业靠天吃饭,增收太困难了。借着大运河的名气,咱家办个民宿试试?”
“田里花间”民宿经过专业设计、改造,运营上也充分借鉴了平谷、怀柔、秦皇岛等地优秀民宿的经验。曹艳红还把民宿和自家的2公顷农场进行绑定,客人除了住宿,还可以骑行漫步运河大堤,更能到果园里开展农事体验、青少年研学等活动。
在曹艳红的带动下,很多老街坊也办起了民宿,沙古堆村一跃成为大运河沿线小有名气的民宿集群村。
“乘着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我相信大运河沿线乡村民宿产业也会越来越好。”曹艳红说,目前通州区已经发布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引导扶持办法,村民们干劲儿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