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焦点需求|网上咨询|品种信息|实用技术|农业专家|市场信息|政策法规|民俗旅游|民生科技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昌平区
北京第二届食用菌文化节举办
时间:2024/10/30 16:19:45  作者:农京宣  来源:中国农网  阅读:156次
       10月26日,北京第二届食用菌文化节活动在昌平区举办,活动以“蘑幻之旅 打造城乡现代生活新空间”为主题,旨在充分践行大食物观理念,集中展示京津冀食用菌创新团队成果,擦亮北京都市农业的食用菌品牌。
  本次活动让大众近距离体验到休闲采摘乐趣,品尝到营养美味的蘑菇新品类,全方位感受蘑菇魅力。通过本次文化节活动,打造了食用菌产业新优势,培育了农业发展新动能,拓展了城乡现代生活新空间,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三地食用菌成果共享和协同发展。
  活动由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北京食用菌协会、昌平区流村镇人民政府、民建昌平区工委联合主办,昌平区食用菌种植企业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办。
  发挥区域优势,打造食用菌特色产业
  昌平区是首都平原新城之一,也是生态涵养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文旅农融合发展,建设宜居生态优美示范区,大力发展林菇经济,目前发展势态良好,其中工厂化的金针菇和林下栗蘑已成为北京食用菌的特色品牌。食用菌产业在带动昌平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助力乡村振兴中成效显著,同时食用菌产品在首都“菜篮子”供应和应急食品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昌平区以打造特色食用菌品牌为重点,围绕生态涵养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流村镇发挥区域优势,以绿色引领、农旅融合为发展理念,依托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的强有力科技支撑,持续高质量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北京“菜篮子”稳产保供做出重要贡献。
  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于2011年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领导下启动,按照“种业创新、生态循环、提质增效、产品安全”的工作思路,开展主栽和珍稀食用菌优良品种的创制及优新技术研发应用。
  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宇研究员介绍,近两年食用菌团队公布了国际上目前最完整的香菇异核体高精细基因组,开发了香菇和大球盖菇MNP分子标记,为品种溯源和精准鉴定奠定科学基础。集成了以“优良品种+菌种提纯复壮+高温处理+套环+病虫害综合防控+适时采收保鲜”等技术于一体的平菇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高产示范点15个,示范点最高亩产5.36万公斤,最高亩产值17.37万元。为丰富采摘种类,增加大众的休闲体验感,团队研发出食用菌-果蔬套种新模式,亩均增加效益5000元以上。
  发展林菌经济,开发森林食物资源
  北京市近年来持续引进了赤松茸、竹荪、灵芝等多种适合林下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在顺义、密云、大兴、昌平等区开展试验示范,集成构建了5大生产环节和6个技术关键点的林下食用菌生产技术体系,形成了生态循环、绿色发展、林菌互益的“林菌模式”。当前“林菌模式”已在北京顺义区龙湾屯集体林场、房山区大石窝集体林场、昌平区流村镇等地探索成功,目前北京林下食用菌种植面积累计超3000亩。林下食用菌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成为北京林下经济中颇具特色且占比份额高的种植新模式。其中房山区大石窝镇林下基地荣获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
  近年来,位于昌平区流村镇的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在食用菌创新团队的技术支撑下,立足镇域的农林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先后试验示范成功了林下大球盖菇、榆黄菇、玉木耳、灰树花、元蘑、黄伞、灵芝等特色珍稀食用菌品种,并探索成功了林下小拱棚栽培新模式,实现了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并开发出了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同时满足了市民休闲观光采摘需求,每年接待人数2万人次,促进了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和北京食用菌协会将继续立足京津冀产业需求,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将北京食用菌文化节打造成重点品牌活动,为引领和带动京津冀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 北京农业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北京长城网
 
 
主办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